-
我校教授穆军团队连续发表国际TOP期刊论文近来,生态环境学院教授穆军团队在海洋溢油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生物修复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以我校为唯一通讯单位,先后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发表《海洋环境中高浓度苯并芘的高效厌氧生物修复》;在《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上发表《海水沉积物中高浓度多环芳烃的厌氧降解》成果。该团队针对海洋大规模原油泄漏后导致的沉积物中一级致癌物苯并芘的积累和食物链传递风险,构建出了迄今为止超高效的苯并芘厌氧生物降解系统;发现了一条苯并芘厌氧降解新途径:苯并芘→11,时间: 21-10-14 浏览次数:816
-
海南大学1部教材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近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的决定》(国教材〔2021〕6号),海南大学旅游学院谢彦君教授编写的本科生教材《基础旅游学(第四版)》荣获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据悉,全国教材建设奖是在中央的重视和关心下,于2019年12月正式设立,由国家教材委员会主办、教育部承办。面向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实施,分设“全国优秀教材(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高等教育三个大类)”“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三个奖项,每4年评选一次。本次获奖也是我校长期以来时间: 21-10-14 浏览次数:459
-
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曹献坤到海南大学调研防台风工作10月13日上午,海南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曹献坤带队来到海南大学海甸校区学生食堂、学生宿舍、防汛现场等校园区域,实地了解我校防御台风措施和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并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汇报。校党委书记符宣国,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崇敏,党委常委、副校长梁谋参与调研。曹献坤要求,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省领导指示和我省应急预案要求,坚决做到责任落实到位、人员值守到位、监测预警到位、隐患排查到位、预防措施到位、应急处置到位,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台风防御应对各项工作,确保校园安全和师生生命安全。曹献坤强调,要始终把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时间: 21-10-14 浏览次数:453
-
海南大学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10月12日上午,海南大学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举行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约仪式。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校长卡尔尼科夫,副校长、贝加尔金砖学院院长萨夫金,校长助理、中国事务负责人夏爽;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出席仪式。本次签署仪式以线上形式进行。骆清铭简要介绍了海南大学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和对外交流的基本情况。他表示,近年来海南大学紧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依托海南区位优势,根据“热带、海洋、旅游、特区”四大办学特色,计划在生态文明等七个领域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攻关。他希望两校以此时间: 21-10-14 浏览次数:424
-
海南省政协主席毛万春到海南大学调研10月11日上午,海南省政协主席毛万春到海南大学走访调研,校党委书记符宣国,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骆清铭,省政协常委、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梁谋,省政协常委、副校长曹兵参加。毛万春充分肯定了海南大学近年来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就海南大学的发展建设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海南大学要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办学标准,对标自贸港建设标准,找准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定位,培养储备更多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的人才;二是要注重开放,用超前的战略眼光,主动介入和引领,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为海南的教育时间: 21-10-14 浏览次数:444
-
海南大学两个实践基地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授牌10月11日下午,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授牌仪式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党委常委、副校长胡新文,副校长曹兵;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周燕华、副院长张银东出席授牌仪式。骆清铭指出,海南拥有极为丰富的热带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对于食品领域的科技创新需求巨大,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辐射东南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南大学的学科建设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时间: 21-10-12 浏览次数:47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专题宣讲会在海南大学举行10月11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宣讲会在海南大学社科楼二楼报告厅举行。宣讲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治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三级调研员喻小川主讲,海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曹宪忠主持。宣讲会现场。许劲草 摄讲座上,喻小川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制定的重大意义、制定过程、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解读。她表示,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以立法引领和保障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彰显我国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客观要求,是从国家立法层面为海南时间: 21-10-12 浏览次数:459
-
海口市副市长刘立武一行调研海南大学10月10日上午,海口市副市长刘立武一行到海南大学调研,并在思源学堂多功能厅召开座谈会。海南大学党委书记符宣国,中国科学院院士、校长骆清铭,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崇敏,党委常委、副校长梁谋,党委常委、副校长叶光亮出席会议。会议由王崇敏主持。刘立武表示,海南大学作为海南省高等教育的龙头,长期以来都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建设的重要阵地和重要保障,海口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将积极配合,全力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建设国内一流大学。他强调,各相关部门要肩负起责任,积极主动对接,在政策、人才、资金、科研项目、成果时间: 21-10-12 浏览次数:496
-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为我校学子宣讲10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在我校学术报告厅作题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了生命科学的人生》的宣讲。本次宣讲活动由团三亚市委、三亚市院士联合会和我校联合举办,三亚市委副秘书长孟绮垚,市发改委、团市委、市院士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参加。我校副校长茅云翔主持。赵国屏结合“建党百年”的初心使命,讲述了自己从对生物学热爱到对社会热爱的成长、从课堂学习到社会实践的进步。在筑梦、寻梦、逐梦、圆梦的过程中,即使征途艰难,也从未忘记家国使命和科研初心。赵国屏强调,“做科学就是做人。学生物要做到享受科学、建设国家、造福时间: 21-10-11 浏览次数:509
-
我校教授胡亚芹团队学术论文被国际食品顶级期刊录用近日,由我校作为唯一通讯单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亚芹作为唯一通讯作者,第一作者是其指导的浙江大学在读博士生黄佳茵的综述论文《果胶基活性包装的制备、物理性质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新应用》在国际食品领域顶级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公开发表。该文于10月5日以“pre-proof”状态在线发表后,即为“食品放大镜”所关注,于10月8日推文介绍。该文基于国际范围内对低碳环保问题的关注和对食品品质维持需求的增加,生物可降解活性包装有望替代传统塑料包时间: 21-10-11 浏览次数:879